商事制度改革以来京津冀企业发展指数研究
来源: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时间: 2019.04.15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该杂志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主办)

文章作者:京津冀大数据研究中心(京津冀大数据研究中心是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与龙信数据有限公司共同成立)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细胞”,其健康与否关系到整个区域的健康发展。商事制度改革,为企业发展带来无穷活力。为及时把握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发展进程,京津冀大数据研究中心连续三年采用企业全量大数据,通过企业发展指数的方式,透视商事制度改革以来三地企业的发展实力、发展活力和创新能力,对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的最新进展情况进行了综合性测度和衡量,以揭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产业协同发展呈现出的新特征。研究发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持续深化,三地企业正依托各自特色优势加速流动,尤其北京外溢效应加速释放,对津冀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显现。

一、指标体系与构建原则

国内外经验表明,一个区域能否得到快速发展取决于其当前主导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一个产业是否有竞争力取决于其龙头企业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企业作为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国民经济的基本“细胞”,其实力、活力和创新力直接影响了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现在和未来。以京津冀区域为例,京津冀面临着北京人口超载、雾霾严重、企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应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转移三个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先行启动、率先突破,而企业是构成产业的微观基础。由此可见,企业搬迁升级、转移重组、布局优化、相互投资、组织结构改善等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先行领域,因此进行京津冀企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指数测度,相当于对该区域进行“基因级”的“体检”,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本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遵循了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和可得性原则,根据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京津冀企业的发展进行全方位的测度。波特认为一个国家或区域其竞争优势来源于其产业尤其是支柱产业的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则来源于企业的竞争力,而区域企业竞争力取决于一个区域的企业总体实力(主要指企业自身规模,如产值、商标数量等)、活力(主要指适应外部环境,如要素环境和配套环境)和创新力(主要指把握未来的能力,如战略的前瞻性、要素的重新组合能力等)。

二、指数评价与测度结果

企业发展指数三个二级指标,包括企业实力、企业活力、企业创新,以及12个三级指标,并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具体权重分布见表1。

1.jpg

根据熵值法,对北京17个区(其中开发区为亦庄开发区,在国家工商局标准中单独列出,以下均简称为开发区)、天津17个区县(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国家工商局标准中单独列出,以下均简称为天津自贸试验区)、河北11个市进行了分项及综合测评,以总测评得分降序排列,如表2所示。

同时,本研究结合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企业实力”、“企业活力”、“企业创新力”三个维度中,各选取两个指标,依照时间序列(2000-2015年间)对京津冀地区企业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梳理。

2.jpg

3.jpg

京津冀企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各项指标均呈现上升态势。从各区县企业综合实力来看,北京占据前十中的八强,天津和河北各占1位,在后10名中,天津占7位,河北占1位,北京占2位。从各区县企业实力排名来看,北京占据前十中的七位,且占据前4名,天津1位,河北2位;在后10名中,天津占9位,北京占1位,河北省各个地级市没有落在后10位的。从存续企业数量和企业注册资本总额来看企业活力,2000-2015年京津冀三地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三地增长率保持在10%-20%之间。其中北京企业实力优势明显,2015年其存续企业数量占京津冀地区总量近半,为49.84%,且企业注册资本总额占地区总量的70.72%。从各区县企业活力排名来看,北京占据前十中的六位,天津占3位,河北仅1位;在后10名中,北京占4位,天津占5位,河北仅占1位。从对外投资金额和现代服务企业数量来看企业活力,2000-2015年京津冀地区北京企业对外投资额占比达七成以上,资本外溢效应显著;三地现代服务企业数量基本保持稳定的上升态势,各年份增长率的平均值均在20%左右,其中北京现代服务企业数量占地区总量的60%左右。从各区县企业创新力排名来看,北京占8位,天津和河北各占1位;在后10名中,北京仅占1位,天津占7位,河北占2位。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企业新增专利数量来看企业创新力,2008-2015年京津冀三地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保持上升态势,北京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优势突出,基本稳定在每年80%左右的占比水平;2000-2015年京津冀三地新增专利数量年增长率总体波动较大,但大体上保持上升趋势,其中新增专利数量方面北京排名第一,约是天津的2~3倍,河北的4~5倍。

三、行业水平与区域分析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进入重点突破、抓好落实的关键阶段,以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为核心,京津冀地区通过产业转移升级、结构优化,进而打造若干个世界级的产业集群。从区域经济主体的角度出发,产业发展着眼于生产力布局的宏观领域,其由行业组成;行业发展着眼点于企业或组织生产产品的微观领域,由企业或组织组成。本研究分别选取了“企业实力”中的“存续企业数量”、“企业活力”中的“对外投资金额”、“企业创新力”中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新增专利数量”四个指标中18个行业(A—R)的占比情况,并结合企业发展环境,将京津冀地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各行业的发展情况纳入研究范围,对京津冀地区企业发展的现状及创新水平进行有重点和针对性的分析与梳理。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行业结构趋于优化

从存续企业数量占比来看,从2011-2015年,京津冀排名靠前的四大行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批发和零售业变化不大,制造业则呈下降趋势;从对外投资金额占比来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制造业上升明显,其中2015年三个行业对外投资占比分别达24.66%、23.28%和18.68%,而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则从2011年到2015年下降了17.66个百分点;从国有企业行业占比来看,京津冀国有企业中各行业发展格局基本稳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两个行业企业数量占比过半,2015年分别为28.20%、22.37%,国企新增专利占比排名靠前的行业为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015年占比水平分别为35.77%、29.60%、14.79%;从民营企业行业占比来看,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制造业企业数量排名靠前,民企新增专利占比排名靠前的行业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从外资企业行业占比来看,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数量排名靠前,外资新增专利占比排名靠前的行业为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但从2011-2015年,制造业无论在企业数量占比还是新增专利占比方面都呈现下降趋势。

(二)北京综合实力持续稳步提升,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从存续企业数量来看,在2011—2015年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位居首位,年均占比达25%,对北京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其次为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从对外投资金额来看,在2011—2014年间租赁和商业服务业表现突出(2014年占比达68.5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三行业对外投资金额在2015年占比上升较快,合计达68.44%,不仅为北京未来现代服务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加大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对外疏解力度;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新增专利数量来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优势明显,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个行业紧随其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新增专利数量占比增长迅速,2015年北京高新技术企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为72.41%,新增专利数量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为38.48%;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国有企业中金融业占比最高,民营企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靠前,外资企业中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占比最高,企业总量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而国有企业占比下降。

(三)天津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产业转型升级趋向创新驱动

从存续企业数量来看,天津前三位中,批发和零售业占比最高,2011-2015年间变化不大,约为29%,制造业占比下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上升,在2015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所占比重(17.26%)超过制造业所占比重(14.86%);从对外投资金额来看,金融业表现突出,其对外投资金额占比最高,2015年占比达33.91%,其次为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但制造业与批发和零售业近年下降较快;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新增专利数量来看,天津在制造、研发、转化方面优势明显,制造业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创新能力较为突出,为天津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并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均占比最高,外资企业中制造业占比最高,国有企业总体占比在下降,民营企业占比逐年上升,在2015年达93.10%。

(四)河北优势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发挥产业转移承载作用

从存续企业数量占比来看,2011-2015年,河北省存续企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占比最高,约为32%,制造业占比排名第2,在占比上呈下降态势,从2011年的22.51%降至2015年的18.59%,农林牧渔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两大行业则呈现上升态势;从对外投资金额占比来看,制造业对外投资增长最快,且占比最高,在2015年占比超过一半,达到51.41%,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呈现上升趋势,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与房地产业近年下降较快;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新增专利数量来看,河北与北京、天津差距较大,但其制造业优势明显,2011-2015年,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比和新增专利数量占比基本为55%-80%;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国有企业中金融业占比最高,民营企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占比最高,外资企业中制造业占比最高,企业总量中民营企业增长迅速,占比最大,在2015年达98.45%。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机会,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禀赋,将有利于推动河北承接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落地。

四、主要路径与对策建议

(一)北京应依托优势产业、优势技术和重大战略价值的前沿领域,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策源地

北京应该以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原始创新策源地为目标导向,从全球、全国、区域和自身产业优势四个层次发力。一是依托现有优势产业打造参与国际竞争的世界级产业集群,通过完善优势产业的产业链条,从而形成集群化发展,为京津冀培育参与国际竞争的世界级产业集群提供条件;二是超前部署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前沿领域,抢占全球研发制高点,打造世界创新策源地;三是发挥产业技术优势培育全国战略新兴产业,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通过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产业技术的培育为辐射带动全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北京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奠定技术基础;四是发挥科研基础优势,注重研发转化,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通过数字化制造技术、轨道交通技术、先导优势材料技术等技术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技术支撑。

(二)天津应面向国际、借势北京、立足自身,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基地

天津应该以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为目标,从面向国际、借势北京、立足自身三个方面做文章。一是利用天津的港口优势、政策优势和外资集聚度高的优势,打造面向国际的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基地,争取成为京津冀区域外向度最高、先进制造研发转化机构集聚的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区;二是借势北京科学研究优势,在天津实现技术应用转化,打造成为京津冀先进制造业高地;三是结合京津冀地区资源禀赋及现有产业优势,打造天津研发转化高地。

(三)河北应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承接非首都功能、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河北原有产业基础薄弱,在产业发展方面,河北必须在依托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区域新的增长点。一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高起点高水平建设雄安新区,积极在承接行政功能、承接企业总部、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好筹划;二是依托现有优势产业,承接非首都功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创新发展上重点强化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和示范推广能力,建设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中心、重点产业技术研发基地、科技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试验区,在服务业发展上通过集中承接北京疏解出来的专业性物流和区域性批发等产业打造区域物流中心和区域商贸中心,在制造业发展上积极承接首都产业功能转移和京津科技成果转化,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新型工业化基地和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在农业发展上重点发展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加快构建京津1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

版权所有 2008-2023 龙信数据(北京)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2612号-7